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行业竞争成加速推手 又一消金公司计划增资

财经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0-12-16 09:19:44

晋商消费金融之后,又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计划增资。12月14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7500万元参与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银消金”)增资扩股。2020年即将进入尾声,北银消金此时谋求增资,与行业现状、监管环境等密切相关。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在近期整体宏观政策的利好之下,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增资“补血”,有利于拓展外部优质场景,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两家消金公司拟增资

12月14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指出,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参与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议案》,同意出资7500万元参与北银消金增资。同时,北京银行还披露了与北银消金关联交易事项,即授予北银消金授信额度60亿元,额度有效期一年。

北京银行在公告中提到,截至2020年9月末,北银消费金融贷款总额76.46亿元,资本充足率13.00%,不良贷款率2.88%,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194.02%,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8亿元,净利润0.13亿元。

不过,北京银行并未在公告中披露其他关于北银消金增资的具体细节,银保监会官网目前也尚未披露核准北银消金增资的批复。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银消金上一次增资发生在2013年,由最初成立的3亿元增至8.5亿元,公司股东也由北京银行1家增至10家。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目前,北京银行为北银消金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29%;第二大股东为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剩余股东还包括利时集团、联想控股、大连万达等。

2010年,北银消金、中银消费金融、四川锦程消费金融以及捷信消费金融等4家公司,作为国内首批试点机构获批开业。当前,北银消金注册资本在四家试点机构中排名第三。

“北银消金背靠北京银行,其业务线条、合作商户、场景等方面在华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认为,在近期整体宏观政策的利好之下,北银消金此举有助于公司“补血”,更为广泛地进行战略布局和服务,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和流量。

注册资本同样偏低的晋商消费金融,近期也在谋求增资扩股。根据此前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披露的企业增资项目,晋商消费金融拟以1.48元/股的资产评估价格为基准,以市场成交价为定价依据,募集不超过5亿股普通股。若增资顺利完成,晋商消费金融注册资本金将增至不超过12.4亿元人民币。

行业洗牌加剧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网络小贷新规收紧、消金牌照开窗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增资是消费金融公司为拓展业务常态化的举动。消金机构增资扩股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外部优质场景,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自身实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竞争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居安思危。

除了北银消金、晋商消费金融计划增资外,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华融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以及湖北消费金融等3家机构完成增资,增资金额分别为3亿元、4亿元以及4.4亿元,合计增资金额为11.4亿元。

除了“老玩家”通过增资扩股囤积“弹药”外,消费金融赛道上还迎来了“弹药充足”的新玩家。而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两家消金公司趁着政策红利抓紧机会“补血”的原因之一。

在2020年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平安消费金融注册资本50亿元,小米消费金融注册资本15亿元,获批开业的蚂蚁消金注册资本80亿元。

新玩家的入场,带来了消费金融机构注册资本更严重的两极分化,也带动了行业的重新“洗牌”。王鹏表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类型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开始谋求数字化转型,拥有技术、场景、流量的互联网巨头缺乏金融牌照,二者逐渐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主力军。

“不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强强联合,都对中小规模的企业形成了挤压。”王鹏指出,“从业务角度来看,中小规模的消金机构不论是从场景、流量还是知名度等方面,都与传统机构或巨头存在一定差距;从合规角度来看,原本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随着大玩家入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中小规模企业与巨头纳入同一监管水平,业务将受到更大考验。”

行业增资整体“降温”

增资扩股的重要意义,使得持牌消金行业一度迎来增资浪潮。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全年,8家持牌消金公司完成增资,合计增资金额为67.99亿元。2019年,消金公司增资金额小幅下降至65.72亿元,但完成增资的机构数量增至10家。其中,中原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等4家公司,更是连续两年增资。

这一情况在2020年按下了“减速”键。2020年,3家完成增资的机构合计增资11.4亿元,不足2019年增资金额的1/6。而北银消金、晋商消费金融增资计划目前尚且不知何时能具体落地。

持牌消金行业增资急速“降温”,苏筱芮表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受疫情黑天鹅等影响,宏观经济下行,整个信贷行业,包括银行、消金、小贷等资产质量全面下滑;而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场景方等风险问题可能会牵连到消金机构,也使得消金机构放缓了扩张的步伐。

“除了生产、消费市场需求没有回归常态之外,与整体的监管环境也是分不开的。”王鹏补充道。王鹏认为,对于网络小贷等互联网创新产品,监管的内容与范围都在逐渐缩紧,在这种情况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扩张力度也受到很大影响。“进入金融科技下半场,更多的是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金融业务与新科技企业融合发展,只有在拥有充足资金、业务的情况下,机构才能在特殊环境下得到发展和进步。”

在谈及持牌消金行业未来发展时,苏筱芮建议,未来中小机构需要把控好自身的发展方向,从细分赛道切入,力争发展出与巨头错位竞争的特色道路。王鹏则表示,除了专注于垂直领域外,中小机构还可以考虑与巨头开展合作,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实习记者廖蒙

标签: 消金公司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