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时间:2021-04-12 09:31:00
近日来,“炒鞋”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这次“炒鞋”客盯上了物美价廉的国产球鞋,部分限量款球鞋甚至被炒出数十倍的溢价。为什么会有人热衷“炒鞋”?“炒鞋”真能赚钱吗?人民网强国论坛就此进行了梳理并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款原价1499元的“李宁”限量版篮球鞋,近期在某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的售价高达48889元。
“炒鞋”并非是挣钱的好生意
喜爱球鞋的消费者常有这样的感慨:心仪的限量款球鞋往往无法原价抢到,如想得到就得去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加价购买。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上有“炒鞋”行为的存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炒鞋”的生意由来已久,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其商业逻辑是“炒鞋”客通过囤积限量款鞋品并炒作其价格的方式,人为地造成供需关系失衡,最终达到获利目的。
这段时间,由于多种原因,“炒鞋”客们将目光从国外品牌转移到了国产品牌的限量版球鞋上。
“一双原价1500块的鞋,抢到了再卖出去就能赚好几倍,这钱谁不想赚啊?”一名曾经的“炒鞋”者李先生向强国论坛坦言,每当有新款限量款球鞋发售,“大庄家”和“小散户”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批量扫货、囤货,待价格炒作到高点时再抛售。
“炒鞋”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他们能否都赚得到钱呢?这位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年‘炒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炒鞋’客也拿不到一手资源,只能从同行手上高价拿货,押注买进货品的价格涨势。这种赌价并非稳操胜券,很多高价拿到的鞋属于有价无市,没有新买家,只能“砸”在手里。参与‘炒鞋’的人中十个就有七个人赔钱,这成了个无底洞,我玩不起,就退出了。”
据调查,像李先生这样入市最后没有挣到钱的“炒鞋”客为数不少。“炒鞋”并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高价接盘者常常将自己置于白忙一场的赔钱境地。
谨防因“炒鞋”触碰法律红线
“‘炒鞋’看起来像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馅饼,但实际上却可能是一个陷阱。”上海锦天城(郑州)律师事务所王文博律师提醒,“炒鞋”行为可能会带来多种法律风险:当“炒鞋”客的交易额或利润达到一定数额时,可能会涉嫌非法经营罪;如果说行为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设置价格壁垒或者区域销售障碍,还可能构成垄断行为,或者是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如果在“炒鞋”的过程中“无货空炒”则可能构成传销或诈骗;大量集结他人的资金用于“炒鞋”,还有可能会构成非法集资。
近年来,“炒鞋”相关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目标群体朝着低龄化发展,受害者也多以在读高中生、大学生为主。江苏镇江曾发生一起关于“炒鞋”的诈骗案件,“95后”殷某的“炒鞋”生意貌似做得风生水起,不少人都想要跟着他“发财”。但好景不长,殷某终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经法院审理后,殷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判罚人民币15万元。这个案子为那些梦想通过“炒鞋”发财的人敲响了警钟。
“‘炒鞋’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营销手段。”在朱巍看来,“炒鞋”客通过人为操控市场供求,炒作商品价格的行为本身属于不正当得利,是应该被管理约束的经营行为。
“炒鞋”市场监管亟需加强
近年来,虚空的“炒鞋”之风日盛,受到了多家媒体的曝光,也引起了相关监管机构的注意。
201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曾发布一份《警惕“炒鞋”热潮,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该简报提出警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相关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在舆论压力下,尽管这次的“天价球鞋”终以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下架处理而告一段落。“炒鞋”乱象依然存在,社会各方呼吁市场管理部门对“炒鞋”行为加强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必须稳准狠地依法严惩构成犯罪的“炒鞋”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利,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打造公平公正、多赢共享、包容普惠的球鞋市场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要勇于担当,挺身而出,依法运用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指导、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等法定权力,消除二手球鞋市场的监管漏洞,加强事先与事中监管,铸造监管合力,清除“炒鞋”潜规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褒扬诚信与惩戒失信的信用奖惩机制是监管的有效抓手。只有惩恶扬善,才能提升监管公信。
(方经纶)
标签: “炒鞋”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