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巨大的市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大体上需要136万亿元人民币投入

财经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1-07-26 13:53:20

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推动下,世界将迎来一场绿色低碳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这里蕴藏着很大的投资和市场机遇,中国也不例外。在7月24日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透露:“如果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大体上需要136万亿元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顶层设计:

“1+N”体系预告

关于实现碳中和的下一步计划,解振华在峰会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指导意见,这是顶层设计。“1+N政策体系将很快发布,将从十个领域加速转型创新。”解振华说道。

据了解,这一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内容将包括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并明确在经济政策中的鼓励方向和限制方向,进而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1+N”的双碳政策体系是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突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线。根据“1”主线提出的减排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N”多个具体流程和目标分解会进行细化,以便于双碳目标减排任务执行层面的落实和考核。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每个地方和区域的资源禀赋情况都不同,路径也不同,所以大家的行动是不一样的。一个目标也需要多个部门系统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从绿色信贷出发,财政部就从税收鼓励和压制上出发,比如碳税,这也是大的政策一直以来的思路。”

市场需要顶层设计护航,毕竟“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投资风口是显而易见的。以全国碳市场为例,从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至7月23日收盘,全国碳市场“开张”运行已有6天。数据显示,6个交易日里,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83.3万吨,成交额近2.5亿元,其中开市首日的成交额近2.1亿元,6个交易日以来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交易均有成交。

虽然全国碳排放的平均成交价目前超过每单51元人民币,但依然不到欧盟碳交易价格的1/8。对此,林伯强认为:“这周来看,在起步阶段的交易量和价格要好于此前,但综合来看,相对于我们国家很大的体量,还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根据中国碳论坛等机构编写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在建立之初约为49元/吨,到2030年碳价有望达到93元/吨,并于本世纪中叶超过167元/吨。

绿色金融:

碳市场本质是金融市场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迎来新一轮支持政策。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同日在峰会上表示,碳市场本质上是金融市场,不仅满足具有当前大型交易系统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碳价格信号来实现投资的大数据引导,风险的大数据管理。

祁海珅也表示:“既然碳是资产,又有金融属性,碳交易的市场就为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衍生品的推出提供了施展的空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推动与支持,金融资本作为支持工具,可以把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发挥得更好。”

更多金融工具发挥用处,就能刺激更多资本和主体能够参与进来。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霍学文在峰会上透露,北京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并积极推动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的建设,同时还将推出ESG中国版的指数,为海内外基金、银行理财等提供ESG投资的中国标准。数据显示,在碳市场建设方面,截至今年6月份,北京碳市场各类碳排放产品累计成交6874万吨,成交额19.74亿元,成交均价居全国首位。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也在峰会上表示,未来传统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碳排放”大户领域将纳入碳市场,减排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可看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将引发颠覆性创新和巨额投资需求。期货交易所也在积极研究碳期货,拟在条件成熟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

(作者:陶凤 阮航达)

标签: 碳中和,“1+N”体系,绿色金融,碳价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