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研发费用连续三年超80亿 全年完成受理发明专利157项

财经 来源:长江商报      时间:2021-12-31 09:00:11

汽车行业是工业的重要一环,年来,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头部公司无论在业绩还是股价上都迅速飞升,在其立足的背后,离不开创新与研发。

新能源汽车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国内以比亚迪为首的企业横跨多领域,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出多个独家技术。在传统能源汽车板块中,东风汽车、上汽集团等头部企业在2020年同样有不少创新成果。其中,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引起业界热议;潍柴动力更是发布了全球首款效率达50.23%的发动机,被全球行业协会认定为领域内首个突破。

比亚迪打造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多领域发展研发费用连续三年超80亿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之一,比亚迪拥有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技术。

比亚迪是一家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

2008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F3DM,第一代DM双模技术投入市场。2013年,比亚迪秦上市,并在上市后连续20个月销量领跑全国新能源汽车,且国际新能源车销量排名前三,宣告DMII第二代双模技术的广泛应用。

与之齐名的是比亚迪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该技术颠覆以往电动汽车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将车与车、车与电网、车与电器紧密结合,不仅丰富电动车的日常玩法,同时兼具应急、救灾功能。

2021年1月11日,公司正式发布DM-i超级混动及三款搭载DM-i的车型。DM-i超级混动搭载超级电混系统,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具备快、省、静、顺、绿等多重优势。公司的插混技术经过了十多年研发和技术迭代,至今已经推出了四代插混系统。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推出e台,2021年4月,比亚迪正式发布e台 3.0,其专为下一代高能智能电动车而生,拥有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下的四大域控制器和自主研发的车用操作系统BYD OS,更加智能、高效、安全。

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是除了宁德时代外国内市占率第二的公司。其开发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应用于电动商用车和电动乘用车领域,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在安全、循环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难题。

目前,比亚迪已在动力电池领域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并通过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扩张建立起领先的规模优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研发SiC MOSFET,未来, 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搭载SiC电控,使整车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显著提升。

2020年3月,公司正式推出刀片电池,其通过结构创新在安全、体积利用率、 能量密度等方面均实现了提升。

比亚迪还在轨道交通方面进行创新。凭借长期积累的综合技术优势,比亚迪耗时5年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并于2016年10月发布了中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线路并实现通车,正式宣告比亚迪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东风汽车发力轻量化整车持续减重

全年完成受理发明专利157项

作为老牌车企,东风汽车聚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不断进行研发创新。

东风汽车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与尝试,如今已经具备了多种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先进设计手段综合应用的轻量化设计能力,掌握了1800MPa高强钢热成型、高能铝合金挤压铸造技术等一系列轻量化技术。以东风风神奕炫为例,它的轻量化系数达到1.93,这样的水真正实现了行业领先。

2020年,东风汽车持续开展先行技术研究。先行技术研究取得阶段突破,全年重点围绕“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展开研究,圆满的完成了一阶段目标。

其中轻量化方面,B19车型在前期已经减重660kg的基础上,2020年通过结构优化、轻质/高强度材料应用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等轻量化措施,整车持续减重。

智能化方面完成了EV18 L2级样车4项智能化功能调试和L4级自动驾驶样车15项智能化和8项网联化功能调试。掌握了基于封闭园区的场景分析流程,基本建立感知部件选型设计规范,实现惯导标定和高精地图采集等能力提升。

除此之外,东风汽车的研发基础能力也在大幅提升。

试制能力方面,东风汽车大力推进VES评价能力提升,建立“研发采购试制问题分析”和“TOP 供应商约谈”机制,试制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试制问题关闭率提升至93%,QRQC 改善时效率提升至92%,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而在试验能力方面,2020年完成了排放转鼓、整车振动等关键台架试验建设,完成了T17、V9、D9项目66次能排放试验,T17-M车型125小时整车振动试验,以及V9、T17A项目19万次车门开闭试验,大幅缩短了产品验证周期。

在智能网联方面,2020年新导入三电联调HIL测试系统,自主完成测试用例3500余项,完成EV18三电控制器闭环HIL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民族企业的东风,自2005年即开始着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示范运营、最早实现新能源商品化的企业。在新能源方面,东风集团同步发展EV、(P)HEV及FCV等技术路线,掌握了电驱动总成的高集成化、高效化、高能量管理的“三电”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根据规划,东风集团2021年至2025年将开发7款新车型,实现在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全面布局,从而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数量及产品布局最为全面的车企之一。

2020年,东风集团科技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发明专利受理数量达到公司历史最高水,全年完成受理的发明专利共157项。

其中,科技进步奖包括参加湖北省及行业、东风汽车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奖评比活动。截至2020年12月,共获得湖北省及行业颁发的奖项共2项,东风汽车公司颁发的奖项共37项。

专利方面,截至2020年末,公司获得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338项,外观设计专利143项。

潍柴动力10年研发投入300亿

柴油机热效率50.23%实现全球突破

“在科技制高点上,要有攀登世界一流的志气,要有‘疯子’精神,要创造世界一流的成果,舍得在研发上‘烧钱’。”在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柴油机后,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这么说。

公开资料显示,潍柴动力的前身潍坊柴油机厂创建于1946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骨干企业。

回顾潍柴动力的历史,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内燃机行业首家在港上市公司,一步打通资本国际化道路。2006年,潍柴动力并购湘火炬汽车集团,打造重卡黄金产业链,之后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由H股回归A股,开创了资本市场上的“潍柴模式”。公司更是在2025年前确定了200万台的柴油机生产销售能力,目前在我国重型卡车行业的占有率达到了50%。

支撑潍柴动力发展的,是其高额的研发投入。2016年-2021年上半年,潍柴动力研发支出分别为35.6亿元、56.47亿元、64.94亿元、73.47亿元、82.94亿元、46.3亿元,研发投入逐年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速稳步增长,远高于同类竞争对手,过去10年,公司研发投入300多亿。

从研发成果来看,2020年9月16日,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效率达50.23%的发动机,被全球行业协会认定为领域内首个突破,并且实现商业化应用;国六全系列产品保持了潍柴动力一贯的可靠高、动力强劲、油耗低和NVH能好等优势,相继完成整车试配套,开始批量生产。

新能源业务实现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动力总成产品的全面布局和产业化。开发 50kW~140kW多款燃料电池发动机,效率达到62%,寿命超过2万小时,达到行业领先水

今年3月份,由潍柴动力牵头,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

科技创新方面,公司在全球有超过两万名技术研发人员,在五个国家十个地区设立了研发机构。拥有内燃机可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及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研发台。

标签: 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成本优势 科研技术 新能源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