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02-06 07:58:3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财政收支紧平衡,意味着收支可以实现或基本实现平衡,但“余粮”不会太宽裕。在增加财政收入、化解收支矛盾的同时,要注重节流。既要把节省出来的资金用在基本民生等紧要处,也要落实减税降费必须不打折扣。
近日,各省份陆续公布今年的预算报告。预算报告的核心就是收支情况,收支紧平衡成为各地展望今年财政运行的重要特征。
紧平衡,意味着收支可以实现或基本实现平衡,但“余粮”不会太宽裕。对于今年财政收支,北京市分析,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河北省则提出,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预算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见,各地今年财政收支需要“紧”着过。
实际上,财政收支紧平衡并非新状况。经济决定财政,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增速也保持高位。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财政收入难以继续高位增长,增速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各领域对财政资金需求较大,基本民生等支出需要加强保障,一些领域也需要新增支出。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再加上要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决定了收支紧平衡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更强化了这种紧平衡状态。
收支紧平衡之下,财政运行状况如何?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6万亿元,增长6.1%,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可见,在经济总体回稳向好推动下,财政收支矛盾和紧平衡问题得到有效应对,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同时,应该看到,在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增长依然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各方面刚性支出资金需求量较大,财政收支持续保持紧平衡状态,必须多措并举应对收支矛盾问题。
从根本上看,增加财政收入、化解收支矛盾,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劲和旺盛的活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部署,必将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从而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从收支自身看,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特别是强化“四本”预算统筹、增量与存量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同时,还有必要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另一方面,效益问题是财政资金使用的关键所在。按照“加力提效”的要求,今年要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资金使用中,必须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支出效率,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推动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在开源的同时,还应注重节流。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持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节省出来的资金用在基本民生、科技教育、乡村振兴等紧要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收支持续紧平衡,落实减税降费必须不打折扣。持续实施减税降费,在短期内给各地财政收入造成一定压力。但这要算大账、长远账,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增活力、添动力,企业负担减轻、效益改善,促进税基扩大,财政收入则有了更多“源头活水”。为此,要继续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落实落细各项减负措施,进一步纾解市场主体困难,为经济恢复提供更强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下一篇:最后一页